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金融分析师 张正阳
目前日元汇率持续徘徊于143附近,此前一度下探至接近145日元水平也使得日本部分官员暗示干预汇率的可能性逐步提升。但追溯历史,本轮日元贬值日本央行干预汇率的可能或并不强烈,经济反差与利率差异以及外部环境复杂加剧是其政策始终处于“单行线”的关键。
日元为什么会始终弱势?一方面,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及经济体中仅存的“宽松”国家,其与别国的货币政策差异便是其中关键,受到长时期以来商品价格冲击,全球多数国家均已采取货币政策紧缩的态度以度过难关,而日本由于前期疫情此起彼伏以及政策始终偏向宽松,其货币政策并未跟随,这也就造成了利率差异,由此日元被投机成为日元贬值关键。
另一方面从数据看,日本8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为102.5,同比上升2.8%,涨幅创2014年10月以来新高。目前日本消费者物价指数已连续12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食品价格上涨了4.1%,而能源价格更是上涨16.9%,包括生鲜食品和能源在内的综合指数上升3.8%,达到102.7。
而受日元贬值和俄乌地缘的影响,日本能源等原材料进口价格居高不下。此外,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设定的2%的物价上涨目标已连续5个月被超。在民众工资并未相应上涨的同时,实际收入减少直接冲击民生,这也成为日元弱势并无法逆转的核心。
由此则引发了新一轮的猜想,这便是日本央行是否会通过干预汇率来阻止日元持续贬值,追溯日本央行干预汇率表现,就不得不提到1998年,恰逢日本泡沫经济崩溃,而美元日元触及146日元时日美协调进行第一次干预,日元由此转并达到136日元左右。但好景不长,7月再次贬值至147日元峰值。
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核心便在于日本央行仅表态将保持利率可随时提高,而并没有在同期提高利率。一方面仅依托利率来阻止日元贬值,将使得日本大幅提高利率,这对经济将造成巨大损害;另一方面作为长时期以来坚守宽松的日本央行而言,其原本的金融政策具有灵活与机动,长时期以来的特殊属性使得日本经济相较稳定,因而货币政策具备应对日元贬值的潜在能力。
而日本另一次干预则并非是遏制日元贬值,而是抑制快速升值。日本央行干预市场在2011年,由于希腊的财政担忧引发了欧洲信用不安,资本或资金寻求寻求更为避险的资产或货币,而同期日本经济表现不俗尤其日元急剧升值成为追捧热点。
这也使得日本央行实施了大规模的干预,市场预估干预金额为有史以来最大的7-8万亿日元。但转折发生于同年3月日本遭受巨大地震,市场预期会赔付大笔保险金的保险公司和需要恢复资金的企业出售外币资产以确保日元资产传导至投资者手中,于是买入日元卖出美元,这使得日元偏升放缓并回归常态。
综合来看,经过前两次日本央行干预,虽然取向不同,但干预目的均在于对于货币过渡波动的立场及态度,经历了前两次的干预不难看出,日本央行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或经济体对于汇率的干预能力是明显不足的,长时期以来遵循“宽松”也在于“仅稍微提升利率并无法阻止日元贬值”。因而两害相较取其轻便是日本遵循宽松货币政策的直接诱因,日本央行自知“加息时的影响”相当大。提高利率时,首先要解除负利率,而负利率始终是日本经济得以利于发达国家之列的源头,因而如若解除负利率这对于日本经济的打压不言而喻。
另外前期的汇率检查已具有与口头干预相同的含义,这虽体现出由政府和日本银行单独干预的可能性,但分析其中关联,即使单独干预,日元贬值的最大原因在于持续的异维度宽松的,以及缺乏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只要不解决可以预见,买卖日元的机制将始终存在。加之,如若协调美国进行干预,目前并看不到美国有所行动,而更为突出因素则在于财政部以及央行便失去了口头干预的必要,由此推断本轮日元贬值的干预或将在短期不会发生。
综上所述,从利率、经济差异看,日元弱势在短周期并不可逆,货币政策局限性及受外部汇率影响的大环境难有改观,而为抑制汇率贬值从而实施的干预汇率困难重重,其核心则在于如若有紧缩方向金融政策,日本经济将面临相较目前更大的冲击,这也表明了日本央行目前的政策存在明显局限性,因而干预日元贬值或也仅存理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