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澳大利亚代理国防部长、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宣布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签订价值3700万澳元(约合2400万美元)的合同,从2025年开始在澳大利亚制造射程70公里的制导多管火箭系统。澳大利亚还将采购射程更远(超过500公里)的精确打击导弹,并将参与研发射程延伸至1000公里左右的新型号。
虽然康罗伊安慰我们说,这项投入“有助于维护印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但恰恰相反,澳大利亚的远程武器很可能对和平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但是会对洛马公司的营收状况非常有利)。还应该指出的是,虽然3700万澳元对于军火项目来说只是毛毛雨,但前瞻性预测显示,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在远程打击和导弹制造方面投入41亿澳元。
最基本的问题在于,导弹的确切目标是什么——要瞄准什么?瞄准哪里?鉴于澳大利亚在训练、装备和理念方面日益融入美军,澳大利亚军队极有可能与美军一道投入前沿部署,参与针对中国的大国战争——这种灾难性局面除了符合战争贩子的利益,对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有人正在向澳大利亚提供错误的选项。去年8月,在澳大利亚工党召开全国大会前,时任国防部长理查德·马尔斯和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都在争取更多人对澳英美联盟的支持,声称威慑的成本远低于开战,这明显是在暗示澳英美联盟可以预防战争。要么澳英美联盟,要么战争——由我们自己选择。
这样的概念颇有吸引人之处,但是过于简单化,存在严重缺陷,与历史教训背道而驰。各种恐怖的军事技术始终没能阻止武装袭击的发生。
澳大利亚需要着手摆脱与我们美国盟友的深度纠缠。美国嘴上讲和平,但几乎总是在打仗。鉴于明显存在唐纳德·特朗普成为下一任美国总统的可能性,我们应当认真思考我们在多大程度上与美国“共享价值观”。我们在印太地区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和平解决危机和避免战争。
如果想过得更好,我们与其依靠远程导弹,还不如给美国发送一封远程公文,告诉他们对中国开战不是澳大利亚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