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万般期盼中,“石油人民币结算”终于靴子落地。
9日下午,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上,这一重磅消息正式敲定,中方宣布,未来3到5年将继续从海合会国家扩大进口原油、液化天然气,加强油气开发、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合作,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
作为“石油美元”体系的重要成员,阿拉伯国家为何加入“人民币朋友圈”?这对国际原油市场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撕开一道口子
“石油人民币结算”为何能引起市场关注?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了解霸占国际市场长达50年的“石油美元体系”。
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每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危机不断涌现,美元大幅度贬值,贸易赤字无法承兑足量黄金。1971年,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主动终结金本位。不过,美国再次找到了黄金的替代品——石油,最终与主要产油国达成协议,将美元与原油贸易挂钩,美元成为国际原油计价和结算的货币。“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全球经济。”这句话也成了经济学上的经典语录。
目前,人民币在几乎密不透风的“石油美元体系”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虽然官方尚未公布人民币结算的具体细节和订单,但可以预想,未来将有更多国家对华贸易,特别是大宗商品贸易方面选择人民币结算,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霸主地位也将受到挑战。
这一利好消息在市场上已产生一定反响。神开股份在回应投资者提问时明确表示:“本币结算可以降低汇率波动风险,有助于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过,也有企业表示,石油与美元强相关的情况将长期存在,国际原油交易仍以美元为主要结算货币。一位国际原油交易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油交易主要由欧美能源企业牢牢掌握定价权,人民币结算需要改变这一游戏规则,还需要长期努力。”
“战略盟友”的裂痕
自1945年以来,美沙关系一直是美国中东政策的重要支柱,但近年来,两国“战略盟友”的关系受到卡舒吉事件的影响,正处于所谓“重新校准”的微妙阶段。
除了政治因素之外,经济冲突也成了沙特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随着美国页岩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19年,美国每日产出原油1231.5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计明年的原油产量有望达到每日1234万桶,同时页岩油开采还将产生大量天然气。美国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直接与沙特为首的欧佩克集团产生了竞争关系,显然更需要考虑美元结算这一因素。
中沙经济交往近年来稳步升温。海关数据显示,沙特是中国2021年的第一大原油供应国,沙特出口的石油有25%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已成为阿拉伯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最大的外国投资国。2021年,中阿双边贸易额达3300多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1.5倍,双向直接投资存量达270亿美元,较10年前增长2.6倍。2022年前三季度,中阿双边贸易额达3192.95亿美元,同比增长35.28%,接近2021年全年水平。
由此可见,中国原油需求依旧旺盛,对华的石油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有助于扩大对华石油贸易规模。另外,沙特增加人民币作为石油交易币种,也是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的措施之一,以摆脱过度依赖美元计价贸易的局面。
加速“去美元化”
事实上,“石油交易人民币结算”并不是新话题。有媒体披露,早在2016年,沙特王储首次访华时,两国就启动相关谈判,相关话题在今年3月再次引起国际市场关注。
今年4月,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表示,以人民币出售俄罗斯石油和煤炭的协议已经具备,俄财政部和中央银行正细化方案。 11月,有俄罗斯企业开始使用人民币与巴西结算化肥,并表示人民币流动性最佳,发展中国家愿意使用人民币支付。
人民币结算只是各国“去美元化”的冰山一角。俄乌冲突之后,不少国家意识到,以美元为基准的石油定价与结算体系具有极高风险性,尝试摆脱美元的统治地位。
俄罗斯率先宣布以卢布结算天然气,打枪了摆脱美元第一枪。此后,印度推出卢比结算机制,伊朗也表示与俄罗斯贸易结算不再使用美元,伊朗的主要外汇货币中,人民币和欧元并列首位。沙特自2020年开始不断减持美国债券,所持有的美债余额下降超过30%。
今年,以色列首次将加元、澳元、日元和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同时将减持美元和欧元,以使其外汇储备多样化。巴西央行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来,美元在巴西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86.03%降至80.34%,欧元占比从7.85%降至5.04%,人民币占比则从1.21%升至4.99%,成为其第三大外汇资产。
可以预计,随着人民币跨境结算设施日趋完善,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也将迎来更大提升。